视力保护色: | ||||
开滦精神卫生中心 于振剑 | ||||
| ||||
于振剑 主任医师/教授 电话:0315-3020728 Email:Yuzhenjian68@163.com 研究方向:脑小血管病与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睡眠障碍关系;员工心理健康辅导的实践与探索;唐山大地震应激相关障碍研究 个人履历 学习经历: 2004.8-2005.7 华北煤炭医学院 硕士研究生班 研究方向:精神神经专业 1997.3-1997.8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进修 研究方向:精神病临床诊疗规范 1996.10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提高班学习 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治疗 1991.9-1994.7 齐齐哈尔医学院 精神神经专业 大专 研究方向:精神神经专业
工作经历: 1994.07-2003.11 开滦精神卫生中心 临床医生 2003.11-2012.02 开滦精神卫生中心 病区主任 2012.03-2012.12 开滦精神卫生中心 医教科主任 2013.01-2022.03 开滦精神卫生中心 副院长 2022.03至今 开滦精神卫生中心 院长、硕士生导师
科学研究 主持课题 脑小血管病认知、情绪障碍与Papez环路的关系研究
参研课题 1.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2.心理健康辅导在员工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 3.唐山大地震对人类心身健康远期影响研究 4.唐山大地震应激相关障碍研究 5.因公脑外伤患者临床客观性系列研究
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 [1]2020,《相对卧床式森田疗法对复发性抑郁障碍患者人格特征和疗效的影响》发表与《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通讯作者; [2]2021,《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CRP、Hcy和SHBG水平变化及与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发表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通讯作者; [3]2021,《Sex hormone levels in females of diferent ages sufering from depression》发表于《BMC Women’s Health》,通讯作者,SCI收录; [4]2022,《Correlation Between Sleep Electroencephalogram,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VPR1B Gene Polymorphism, and Suicidal Behavior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发表于《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通讯作者,SCI收录; [5]2022,《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及对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发表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通讯作者; [6]experiencing the Tangshan earthquake》发表于《Brain and Behavior》,通讯作者,SCI收录;
成果获奖: 1.《心理健康辅导在员工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开滦集团2022年度思想政治工作暨企业文化创新案例和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 2.《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河北省医学会,二等奖。 3.《实用抑郁症规范化诊疗》,河北省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普著作奖,一等奖。
教学工作 对本科生、研究生主讲《精神病理学》、《精神病学法律法规》、《精神病症状学》
教材编写 [1] 《实用抑郁症规范化诊疗》主编2014年出版 [2] 《心理危机干预资料汇编》2009年出版 [3] 《精神科查房与会诊》副主编2008年出版 [4] 《心理应激与精神医学》2007年出版 [5] 《中学生学习心理咨询》2001年出版 [6] 参译医学著作4部,分别是《精神病病例精粹》,《精神科值班医生手册》2009年出版,《轻松精神病护理》2010年出版,《奈特内科学》2012年出版
获奖情况 2021,2020年度安全生产标兵,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2,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23,最佳领导者奖,唐山市心理卫生协会 2023,优秀教师,河北省承德医学院优秀教师
| ||||
(编辑:) | ||||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 ||||
[全文下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