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保护色:
承德医学院 李宝芬

2024-03-18 15:09:45信息来源:浏览次数:字体:[ ]



李宝芬 副教授


E-mail:libaofen888@163.com

电话:0314-2291193

研究方向: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



个人履历


学习经历:

1998.9-2002.6  河北大学教育系学习,学前教育,学士

2002.9-2005.6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

2020.9至今 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在读

工作经历:

2022.3至今  承德医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

2012.10至今  承德医学院心理学系,基础心理学教研室副主任

2008.6-2022.3  承德医学院心理学系,讲师

2005.6-2008.6  承德医学院心理学系,助教


科学研究


科研项目:

主持课题

1. 2019.11-2022.5,(校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 2016-2018年,(校级)医学生睡眠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3. 2012-2014年,(厅局级/河北省教育厅)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特点及其对策研究

4. 2010-2013年,(校级)医学院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参研课题:

1李宝芬(第三完成人),河北省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河北省社科联,2018-2019

2李宝芬(第三完成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承德市社科联,2018-2019

3李宝芬(第三完成人),大学生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高低层次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河北省教育厅,2015-2018

4. 李宝芬(第四完成人),承德市城中村儿童学校适应状况及干预研究,承德市社科联,20144-201412

5. 李宝芬(第五完成人),父母培训、家庭治疗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河北省社科联,2013-2014

6李宝芬(第二完成人),学习困难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及干预研究,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06 -2011 

7李宝芬(第二完成人),普通心理学课程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承德医学院科技处,承德医学院教改重点资助课题,2005-2008 


指导大学生课题:

1.大学生无聊倾向、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承德医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20175月,0.4万元,2017-2018,承德医学院团委,宋天贺、张卓纯、王璇璇、耿翠媛、刘亚楠、尹奕洁(负责人,宋天贺,共6人)

2.箱庭疗法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自我和谐干预研究,承德医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20164月,0.4万元,2016-2017,承德医学院团委,马磊,杨佳丽,焦静静,梁媛,吴瑶,吕宝磊(负责人,马磊,共6人)。

3.医学生人际关系和同理心的相关研究,承德医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20164月,0.1万元,2016-2017,承德医学院团委,张一凡,赵晋贝,张杉,王菱艺,张若琳,仲雪静(负责人,张一凡,共6人)。

4.医学生睡眠质量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201461,承德医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20144月,0.06万元,2014-2015,承德医学院团委,齐冰,李海叶,李海波,吴宏震(负责人,齐冰,共4人)。

5.大学生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2007,承德医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20071月,0.04万元,2007-2009,陶佳雨,冯娅惠,邸秀娟,秦小娜,安晓伟,邱亚飞(负责人,陶佳雨,共6人)。


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1] 李宝芬,李晓敏,柳楠.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构建以承德医学院为例[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1,38(4):346-349.

[2] 李宝芬,刘海虹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1(10):153-156.

[3] 李宝芬,李宇彤,尚文晶,刘海宁.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5):450-451.

[4] 李宝芬,宋少红,田静等.医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30(1):88-89.

[5] 陶佳雨,李宝芬(指导教师),邱亚飞等.大学生自我表露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26(3):336-337.

[6] 李宝芬,李宇彤.普通心理学双语教学初探与思考[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25(1):103-104.


参编教材:

1. 李宝芬(副主编).( 2021)教育心理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 李宝芬(编委).(2018)医学心理学(第2版),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3. 李宝芬(编委).(2013)医学心理学,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4. 李宝芬(编委).(2010)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 李宝芬(编者).(2009)心理学英语教程,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 李宝芬(编委).(2009)精神科护理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7. 李宝芬(副主编).(2009)财务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8. 李宝芬(编者).(2007)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科研成果获奖:

1.2014年,河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李宝芬(第三完成人)

2.2014年,河北省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3.2013年,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五完成人)

 

教学工作



发展心理学、心理治疗学、团体心理治疗、大学生心理健康、医学心理学


培训交流


1. 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第九期心理测量技术研修班,北京辅仁淑凡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2. 2010年,《国际哲卡玛任诺心理剧助理导演证书连续培训项目》第一次集训,北京纽瀚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3. 2011年,《国际哲卡马任诺学院心理剧助理导演证书连续培训项目》第二次集训,北京纽瀚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

4. 2012年,北京箱庭疗法理论与实务培训研修班,北京京师瑞格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5. 2013年,《国际哲卡马任诺学院心理剧助理导演证书连续培训项目》第三次集训,国际易术表达性心理治疗研究中心(武汉)。

6. 2014年,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改选换届大会暨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社编辑部(成都)。

7. 2014年,舞蹈治疗实务技术训练(第一阶段),中国心理学会(北京)。

8. 2014年,欧文·亚隆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系统培训第101期,美中国际心理学院(上海)。

9. 2015年,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与焦点解决治疗技术高级培训,承德医学院(承德)。

10. 2015年,中国儿童心理健康高峰论坛暨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研讨会,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北京)。

11. 2015年,中国儿童心理健康高峰论坛暨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研讨会,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北京)。

12. 2016年,舞蹈治疗实务技术训练(第一阶段),中国心理学会(北京)。

13. 2016年,“有效互动的金钥匙—亲子、夫妻暨人际关系增进”工作坊,成功教育集团(北京)。

14. 2016年,第六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承办(西安)。

15. 2016年,团体辅导的理论、技术与应用工作坊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北京)

16. 2017年,第一届全国心理学专业《发展心理学》任课教师培训班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

17. 2017年,丧失与哀悼——第二届儿童青少年叙事治疗国际连续培训高级班(一、二期)南京师范大学(南京)

18. 2017年,全国医学院校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现工作坊,中国医药教育(上海)。

19. 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临床医学专业5+3”十三五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编写会议,江苏凤凰科技出版公司,泰山医学院承办(泰安)。

20. 2018年,第六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示范教学高级研修班,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北京)

21. 2018年,河北省心理学学术年会,河北省心理学会主办,河北省心理学会唐山分会承办,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院,开滦精神卫生中心协办(唐山)

22. 2019年,第十五期大学生心理危机评估与自杀干预实务工作坊,湖北东方明见心理健康研究中心武汉

23. 2019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高级培训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苏州

24. 2019年,第一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青岛)

25. 2019年,翻转课堂+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与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暨应用培训,中教服国培(北京)教育科技园(厦门)

26. 2020年,李宝芬,第一届心理学专业青年研究生导师培训班,华南师范大学(广州)

 

其他


荣誉奖励:

1. 2019年,承德医学院课堂教学方案比赛三等奖

2. 20182014年,承德医学院优秀教研室主任

3. 2016年,承德医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4. 2010年,承德医学院第三届多媒体课件竞赛优秀奖

5. 2008年,承德医学院教评工作先进个人

6.入职以来多次被评为承德医学院优秀授课教师、优秀教师


心理咨询

多年来,一直为我校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得到了领导和学生们的好评。2020年承担承德市市长热线“疫情专线”的接线工作,做好疫情防控的社会心理服务。


(编辑:)
【打印本页】【我要纠错】【关闭窗口】

[全文下载]: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